【智瓴土工】土木与工程学院成功举办“塑模愈心·触见坚韧”结构设计大赛
2025年10月15日下午,由学生工作部(处)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办、土木与工程学院承办的“塑模愈心·触见坚韧”结构设计大赛在一教1307教室顺利举行。本次活动将结构设计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,以“工程实践+心理实验”的双模块闯关形式,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心理韧性,提升压力管理能力。
活动伊始,参赛同学陆续签到并领取结构材料包。在工作人员详细讲解规则后,大家迅速投入桥梁模型的构建中。限时60分钟内,同学们充分发挥专业所学,设计并制作出跨度35cm的桥梁模型,展现出扎实的工程素养与创新思维。
随后的“心理实验-压力加载”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。同学们将标有“学业压力”“就业焦虑”“情感压力”等字样的心理荷载砝码逐级加载于自建桥梁之上,亲身体验“压力累积—结构响应—极限突破—压力释放”的全过程。当模型在持续加载中最终坍塌,同学们将代表压力的纸条撕碎,象征性地完成了一次心理“卸荷”。
学校心理中心俸华老师在活动现场发表了题为《结构承重与心理承压》的分享。她以桥梁模型为喻,生动阐释了压力管理的智慧:“优秀的桥梁不是‘硬扛’所有荷载,而是通过合理设计分散压力;我们也不必追求‘完美抗压’,学会适度释放,才是对自己最负责的‘设计’。”她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设置“心理缓冲”,优化生活结构,实现可持续成长。
经过激烈角逐与综合评分,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、二等奖6名、三等奖7名及优秀奖20名。所有参与者均获得第二课堂学分奖励。
本次结构设计大赛不仅是一场专业技能的比拼,更是一次心灵成长的旅程。同学们在“塑模”中“愈心”,在“触见”中“坚韧”,真正实现了从“结构韧性”到“心理韧性”的跨越,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土木工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(一审一校:闫 坤;二审二校:杨笑宇;三审三校:秦 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