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宁理工学院“梦想蓝”创新创业系列培训圆满收官,千名学子踏上双创征程
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,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,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与创业热情,南宁理工学院于2025年4月至8月,成功举办了为期数月的“梦想蓝”创新创业大赛系列培训活动。本次培训由学校与校外机构合作开展,覆盖1000余名学生,孵化优质项目50个,取得了阶段性丰硕成果。
大赛启动,点燃双创热情
2025年4月学校桂林雁山和南宁东盟两校区“创新创业”大赛培训同步正式启动。启动仪式上,学校特邀资深赛事导师开展主题讲座,围绕“挑战杯”、“三创赛”、“互联网+”等赛事赛道,结合往届金奖案例,深入解析项目选题、团队构建、商业模式等核心内容,为同学们指明了备赛方向,激发了广泛的参与热情。
图1.东盟校区赛前培训

图2. 桂林校区赛前培训
项目筛选与深度培育,精准赋能
4月至6月,进入系统培训及项目筛选与深度培育阶段。合作培训团队对1000名参训学员进行了创新创业相关基础培训,并指导学生设计撰写创业项目计划书,经由合作方导师团队通过“线上初审+线下路演”方式,最终筛选出50个潜力项目。随后,项目按发展阶段分为创意期、成长期与成熟期三类,开展“三轮诊断+两轮优化”的精准辅导,重点提升项目的商业模式与市场可行性。每位项目团队还配备了“行业专家+技术顾问”双导师,全程跟踪指导,确保项目质量稳步提升。

图3.东盟校区项目培育指导

图4.桂林校区项目培育指导

图5.专家进行项目路演指导
校赛评审与实战特训,锤炼实战能力
6月中旬,校赛评审与实战特训环节紧张有序地展开。复赛采用“盲审+现场答辩”模式,全面考察项目的创新性与落地性;决赛则模拟国赛流程,增设“投资人提问”环节,全面提升学生的应变与表达能力。与此同时,特训营围绕计划书打磨、路演模拟等内容展开,逐项优化数据支撑、财务模型与知识产权布局,助力学生在实战中成长。

图6.金创杯校赛现场

图7. 项目选手进行路演

图8. 项目团队进行路演答辩

图9. 评委专家进行点评

图10. 校赛颁奖仪式

图11. 领导、专家与参赛选手合影
区赛冲刺,全力备战
7月至8月,培训进入区赛冲刺阶段。合作方导师团队对参赛项目的计划书、PPT、视频脚本进行“三审三校”,确保内容精准、形式规范。此外,专业拍摄团队为每个项目量身打造3分钟宣传片,突出技术亮点与社会价值。在路演特训营中,学生接受了商业逻辑重构、抗压训练、危机模拟等封闭式集训,并邀请往届评委与企业高管现场指导,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。

图12. 备战区赛进行线上打磨

图13. 专家一对一指导

图14. 赛前演练

图15. 赛前专家进行注意事项讲解
成果初显,展望未来
本次培训共计完成1000名学生系统化培训,孵化50个优质项目,涵盖“挑战杯”、“三创赛”、“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”等多个赛道。其中“挑战杯”获得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5项、三等奖11项,“三创赛”获得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0项,“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”获得金奖2项,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双创教育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学校将持续深化双创教育改革,以赛促学、以赛促创,不断拓展学生的创新视野与实践能力,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。

图16.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区级金奖

图17. “创新、创意及创业”挑战赛省级一等奖

图18.第十二届“挑战杯”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

图19.第十二届“挑战杯”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
(一审校:史利荣 二审校:赵雯君 三审校:李枚晏)








